近日,《青年報》A07版以“售藥機乏人問津無法全天供貨”為題,配圖大篇幅采訪報道我校經管學院學生開展的大學生科創項目――上海市非處方藥自動販賣機市場調研,文章報道:
在地鐵站裡,在社區裡,你見過非處方藥自動販賣機嗎?你用它們買過藥嗎?日前,上海電力學院大學生針對上海市非處方藥自動販賣機市場現狀進行了調查。調查發現,這種“自助藥房”知曉率隻有不到一成。它們多見于地鐵站,社區内銷售網點稀少,無法滿足市民的24小時買藥需求。
據了解,在上海,目前非處方藥自動販賣機的銷售網點以地鐵站為主,社區等公共場所很少出現銷售點。調查顯示,銷售網點的限制,一定程度上影響到消費者的知曉程度。
該項目小組調查發現,社區急需配備具有24小時售藥功能的販賣機。實際調查結果也證實了這一點,有86.8%受訪者表示,社區有必要設置非處方藥自動販賣機。高達89%的受訪者希望自動售藥機距離自己的社區步行距離為“1~10分鐘之内”,多數人希望機器離自己的居住點近一些再近一些。
上海電力學院該項目調查組表示,對于市民來說,自動售藥機的優勢應該得以推廣,更好地方便市民購買急需藥品,但一些藥品公司仍将注意力投放在傳統市場,迫使自動售藥機遭遇重重困境。調查組認為,自動販賣機能否保持24小時無間斷供藥、距離等獨特優勢在藥品銷售市場突破困局,仍需要多方努力。
經管學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