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陽光私募芮�29%收益奪冠
本報訊記者 孫琪 2011年,全民皆虧的行情沒有讓陽光私募獨善其身。回望這一年,一些人、一些事終将在陽光私募行業内留下難以抹去的痕迹,虧損與清盤、私募新秀的誕生、大佬的隕落、創新産品的噴薄而出……以史鑒今,我們梳理出2011年陽光私募的三宗“最”,為讀者呈現私募行業在困境中生存的精彩片段。
最慘烈的虧損與清盤――9成私募虧損152隻基金清盤
今年陽光私募整體遭遇了2008年以來的最大虧損。以靈活見稱的陽光私募95%虧損,最高虧損超60%,逾兩成陽光私募産品虧損超20%。
業績的虧損和大量的贖回,導緻陽關私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清盤潮。數據顯示,截至11月底,今年以來清算的陽光私募産品共有152隻。其中,結構化産品113隻,非結構化産品39隻;強制清算的産品有36隻,到期清算的有116隻。
最牛的基金經理――呈瑞投資芮�以29%奪冠
盡管陽光私募的業績數據還未出全,但陽光私募冠軍争奪戰已經落下帷幕。截至12月23日,呈瑞投資芮�管理的“呈瑞1期”今年以來收益高達29.86%,穩占榜首,遠超第二名10多個百分點。
芮�出身公募基金,曆任上投摩根雙息平衡基金經理、上投摩根雙核平衡基金經理;2010年創立私募,首隻産品“呈瑞一期”成立于2010年10月,目前累計收益已超過50%。
最熱的産品創新――博弘定增指基募集超20億
二級市場持續低迷,令傳統私募産品賺錢效應缺乏。一片慘淡中,博弘數君一款具有一定安全邊際和認購折價的定向增發指數化投資産品,一成立就成為市場上的“賺錢機器”,受到投資者的大力熱捧。
數據顯示,從去年底開始到今年11月底短短一年間,博弘數君共發行了28隻子信托産品參與定向增發,募集的資金規模超過20億元。
芮�(圖)